原标题:意外!宜昌发现2.47亿年前湖北鳄类和鱼龙类化石

  楚天都市报10月26日讯(记者陈俊)宜昌远安县河口乡落星村,由于其境内曾发现众多三叠纪水生爬行动物化石,包括世界独一无二的湖北鳄类化石、地史最早的鱼龙类和鳍龙类化石等,因此也被称为“中国化石第一村”。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24日发布消息称,通过系统的发掘研究,在落星村的远安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查明了5.2米的含化石层位,发现了大量的湖北鳄类化石和一具较完整的鱼龙类化石

化石化石

  此次发现化石的地点位于远安县河口乡落星村化石坑。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副主任赵璧介绍,该院研究人员已在此开展了数年的古生物化石系统调查和发掘研究工作,发现了大量三叠纪时期的湖北鳄类和原始鱼龙类、鳍龙类化石材料。三叠纪是公元前2.5亿至2亿年的地质时代,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湖北鳄、鱼龙是三叠纪早期的海生爬行动物。其中,湖北鳄经研究人员考证仅在湖北发现,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特殊类群。

化石化石

  赵璧说,2.47亿年前,远安是一片古海洋。化石记录显示,在经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后,90%多的海洋生物遭到灭绝,海洋生态直到三叠纪早期才逐渐复苏。而湖北鳄等早三叠世大型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大量发现,是证明海洋生态复苏的重要科学证据。赵璧表示,在落星村化石坑发现的水生动物化石个体,最大身长达到近3米,这说明当时这一带的海洋生态,在生物大灭绝事件后已进入新的复苏和繁盛期。

  目前,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已将挖掘出的鱼龙类化石、湖北鳄类化石转移至化石研究点,下一步将对化石进行修复,并对断裂化石骨骼进行拼接,使其具备科研价值。“这些化石不仅为探索海生爬行动物起源,重建区域古环境、古地理、古气候提供了依据,也为古生物化石科普提供了最为鲜活的实物教材。”赵璧说。

中国化石第一村中国化石第一村

  落星村地处远安县北部,相传曾有一颗行星落于村中而得此名。1965年,古生物学家在远安发现一块化石,后命名为远安贵州龙。之后,研究人员又在落星村相继发现了张家湾巢湖龙、短脖始湖北鳄、卡罗儿董氏划桨龙等不同形体特征的古生物化石。地质科学研究人员通过系统的发掘研究,目前在落星村化石坑内新查明了5.2米的含化石层位,并发现了大量的湖北鳄类化石和一具较完整的鱼龙类化石。

  穿行在落星村,随处可见化石保护及古生物知识的宣传牌,落星村党支部书记闫晓琳说,多年以前,村民建房用的砖头很多就取自含有珍贵化石的灰岩,在一些房屋墙砖上也时而能够发现一些化石的碎片,不过,现在村民们的保护意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已经没有了乱采乱挖的现象,如果发现周边有乱采乱挖的现象,村民们都会及时主动制止。

  作为“中国化石第一村”,落星村目前正在打造化石文化,走集科学考察、科普基地和农家乐旅游于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正在建设的“中国化石第一村”景区里,村民王秀娥正在装修房子,她说,装修结束后,她会开一家农家乐,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当地政府还将和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一起,以落星村化石遗迹为中心,拓展保护规模,建设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科普场所,让更多人了解化石,提高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