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
城市协调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平衡,环保问题是代表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
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地产集团董事长梁鸣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的热点焦点问题。从发展规律来说,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有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亟需向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型。他建议,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立法,持之以恒坚持城市绿化,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推动精准治霾和智慧工地建设,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梁鸣说,碳排放权与未来城市发展空间密切相关,在“十三五”期间,武汉应该将争取碳排放权上升到战略高度,并采取有效措施,为城市的未来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吴家山台商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王志刚也认为,当前汽车尾气排放成为空气污染和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推手。在此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乃大势所趋。汽车产业是武汉市的第一支柱产业,因此武汉市要抓住机遇,建议在临空港经济开发区建成中国首个行政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形成涵盖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示范区,使武汉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研发、制造的高地。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立勇表示,武汉市确实应该加大生产、推广新能源车的力度。他说,武汉市去年推广了3000台新能源车,其中有1000台公交车。一辆公交车相当于30辆家用车的耗油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算上每天的上路时间,几乎等于150辆私家车在路上跑。尽管目前建设充电桩、资金等均存在难度和问题,但新能源车的发展应当引起重视。
“医保钱”无法转为“医养钱”,人大代表建议——应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本报讯(记者 刘迅)“建立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对生活无法自理,需入住医疗护理机构或居家接受长期医护照料的参保人,给予相应补偿费用。”昨日,武汉市人大代表对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进行专题审议,就教育、养老、交通、社会保险制度等方面建言献策。
教育 让学校有自主用人权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重视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利。武汉市人大代表、湖北大学常务副校长杨鲜兰建议,除关注城市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外,教师作为高水平教育者,需要有一个提升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在迎接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其培训机制应完善。
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市六中校长马德驹认为,武汉的职业教育要“换思路”,应加强初等、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他认为,目前国家职业教育的政策非常好,但为何没有人愿意读?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毕业后的出路问题。
“学生毕业后难找到对口单位,办学就会受阻。”马德驹建议,高等职业学校可走国际化道路,学习国外模式,鼓励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挂钩,这样一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向学校反馈,老师也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此外,马德驹建议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实现教师聘用制,让学校有自主用人权。只有实行教师聘用制,经过长时间考核才能发现其教学实力,规范教师管理手段,形成“倒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