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茶叶市场发展的日趋成熟,茶叶产量品种的不断增多,茶业竞争力加大等,我国茶业逐渐出现茶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就这一问题,不少专家做出了讨论,其中就包括茶叶质量与标准化专家鲁成银就我国茶产业发展提出的七条建议。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迅猛,竞争日趋激烈。只要气候适宜,地方政府几乎都将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发展。一些并不具备优势的产区相继崛起的同时,一些传统茶区则在进行跨越发展。茶产业发展会不会过热?茶叶的质量安全如何保证?茶产业转型升级路在何方?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研究员。鲁成银是茶叶质量与标准化专家,近年来又致力于品牌化研究,他对我国茶产业发展提出七条建议。
规模过大产能过剩,谨防卖茶难
记者:当前,茶产业发展异常迅猛,许多地方制订规划,盲目扩大规模。人们担心,长此以往,会不会造成茶叶滞销,最后好心办坏事,损害了农民利益?这方面的前车之鉴,并不鲜见。
鲁成银:确实,茶产业的头号问题,就是规模过大产能过剩,为了追求效益而盲目扩张,快速扩大茶叶种植面积。
2000年全国茶园面积为1347万亩,2012年为3529万亩,平均每年新增茶园180多万亩,目前,我国茶园面积已占全世界茶园总面积的53%;2012年国内茶叶总产量为175万吨,而3529万亩种植面积的产能完全释放,茶叶产量将达到300万吨/年以上。
2013年4月,农业部出台了《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稳定茶园面积的同时,加强老茶园改造,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个方面,浙江省控制得比较好,多年以来一直将种植面积控制在250万~260万亩左右,且早在五六年前就开始努力从规模化扩张向质量效益和品牌提升转型,加快名优茶战略向品牌化战略调整,这些都走在前面。
鉴于名优茶生产本身具有特殊性,因为机采技术与装备的制约、人工费用高、采茶工紧缺等因素,很多产茶区只采摘了一季春茶,因此去年“卖茶难”现象可能并不突出,但据了解,有部分以前茶叶卖得畅销的茶场,去年已经出现了到年底茶叶还没有卖完的现象。
对此,国家以及各重点产茶省份应引起高度重视,未雨绸缪,拿出应对之策。
质量安全,警钟长鸣
记者:近年来,茶叶农药残留屡屡被检出超标,消费者购买茶叶往往心有余悸。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究竟怎样,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何在,应该如何预防?
鲁成银:现代农业完全不用农药是做不到的,茶叶作为一种农产品,使用农药也很正常。但总体上,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没有问题,是有把握的。
最近几年,有关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给人的印象好像很不安全,实际上并非如此。从采茶时间上看,我国春茶基本上不使用农药,夏秋茶因为气候转暖,虽然使用农药,但很少超标;从茶类来看,名优绿茶基本上不使用农药,其他茶类因为上市时间迟,会使用农药,农药残留可能性要大一些,但上市的茶叶是经过严格检验合格才能卖的,因此,安全也是有把握的。如今,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即使农药残留不超标,只要含有也不行,基本上是“零容忍”。
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表面上在于少数生产者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执行,深层次则是企业和茶农的利益连结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一些贸易企业,为了图方便,不是自建基地,也不是订单生产,而是满足于敞开收购。长此以往,不出问题是偶然,出现问题是必然。
另外,在上游生产环节,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绿色防控,采用杀虫灯、色板、生物防治等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必须推行机采机制
记者:近年来,每年都有采茶工难请的消息。据报,采茶工的工资每年上涨10%以上,人工工资的支出占了销售收入的40%以上。采茶季节一到,茶企往往心急如焚。这一状况已经演变成为茶产业发展的心头之患。请问破解这一难题有何良策?
鲁成银:采茶工紧缺的问题普遍存在,不仅东南沿海的浙江等地,也包括内陆的四川等地。以前是浙江请不到人采茶,现在发现,贵州等地也出现有茶无人采的现象。因为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造成了本地用工也异常紧张。
用工紧缺直接导致劳动力成本上涨。茶叶是季节性产业,春茶的采摘期很短,往往只有一个月左右。因为劳动力成本太高,许多地方的夏秋茶常常弃而不采。造成严重浪费。
劳动力紧缺必须通过推广机采、机制的办法来解决。普通茶叶机采、机制在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但名优茶机采技术与装备,目前尚未成熟,需要假以时日。
近年来,由我所牵头,浙江正在组织实施“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茶叶的机械化采制。如获成功,将大大节省劳动力投入,对茶叶这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无疑将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应该从卖“名茶”走向卖“名牌”
记者:我国实施名优茶战略已经20余年。目前,市场上名优茶比比皆是,可以说无茶不名。地方政府发展名优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老百姓喝得起的商品茶则并不多见,特别缺少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大品牌。这种状况应该如何改变?
鲁成银:大众化消费时代茶叶生产销售如何搞,很值得研究。应该看到,名优茶战略在中国茶产业发展中功不可没,但如今,这一战略确实走进了误区。我们要找名优茶可以随手拈来,价格动辄上千元,但要找一个普通消费者喜爱的大众茶,还真是比较难。
任何一个健康的市场,都应该是金字塔型的,有高端产品、中端产品,更要有普通消费者欢迎的大众化产品。否则就是不正常的市场。
茶叶可以分成“地缘茶”和“非地缘茶”两种类型,前者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等,产品来源于地理资源,基本上都是高档名茶;后者如“忆江南”、“艺福堂”等,产品来自全国各地,价位适中,属于“买天下,卖天下”的产品品牌。
目前地方政府更多关注的是地缘产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名优茶。这类产品受资源约束,难以做大。要做大做强茶产业,必须从卖“名优茶”走向卖“名牌”。因为名优茶的概念是资源经济,停留在理化指标上,而名牌则一切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是真正的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