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五一开始,全国生猪市场经历了持续凶猛的暴涨。
据大宗商品资讯公司卓创资讯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4月30日,全国生猪均价仅为10.84元/公斤,经过一连20天的暴涨后,截至5月20日,平均每公斤生猪肉价格达到13.64元,短短20天内,涨幅高达25.83%。
跌了半年之久的生猪价,终于在今年头一回有了起色。不过,伴随着猪肉价格的蹊跷反弹,业内几家龙头企业联手做局抬高市价的传闻不胫而走。
“目前来看,生猪价短期升幅过大,这种暴涨是缺乏基本面的支持的。可以断定,这是企业的人为操作,做局的痕迹比较明显。养殖户的惜售情绪导致价格上涨,这也是在屠宰企业的预料之中的。换句话说,是大企业主动让养殖户惜售的。”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种上涨是不可能持续性的,按照预期,最快的话,最近两三周之内就有可能发生回落。近期采购周期一过,这些龙头企业很有可能又会放任猪肉下跌甚至联合压价,从中‘高卖低买’了。”
连跌半年 20天暴涨26%
去年下半年开始,养猪业普遍遭遇寒流,生猪价“跌跌不休”导致养殖户陷入亏损泥潭的局面在全国范围内上演,部分地区的生猪价格甚至突破10元大关,录得15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全国生猪均价在2013年12月2日达到15.88元/公斤的小高峰,自此之后,便一路狂跌,到2014年的4月17日,最低只剩10.6元,跌幅达33%。
生猪价格持续下跌,首当其冲的便是上游养殖户。
福建诏安地区的养殖户秦某向记者表示:“场里养的几千头猪,从年初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上个月最低的时候生猪出栏价每公斤仅为8.6元,平均每头亏损400—500元。猪价半年来持续下跌,小的养殖户都不得不因资金链断裂减产或退出养殖。现在虽然涨了四五块,接近成本线,但因前期亏损严重,暂时也不得不把猪屯着,以观后市。”
据了解,养猪行业考量盈亏有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猪粮比,即生猪价格与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我国把6:1定为盈亏平衡点,高于这个点养猪户就盈利,低于这个点养猪户就亏损。当猪粮比低于5:1时,即代表经营进入红色预警区,意味着养殖户陷入深度亏损。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今年1月14日,全国平均猪粮比首次跌破平衡点,为5.92,此后一路狂降,截至今年4月30日,该指标为4.7:1,远低于6:1这个盈亏平衡点。四月份最高猪粮比为4.8:1,整个四月份已沦陷在红色预警区域的阴霾中。
不过,自今年五一开始,全国生猪市场却突然出现大逆转,经历了来势汹汹的价格飙升。据卓创资讯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4月30日,全国生猪均价仅为10.84元/公斤,经过一连20天的暴涨后,截至5月20日,平均每公斤生猪肉价格达到13.64元,短短20天内,涨幅高达25.83%。
谈到猪价离奇大落大涨的原因,卓创资讯猪业分析师姬光欣向记者解释道:“首先,由于2013年、2014年初出现疫情、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导致仔猪的存活率低,目前阶段性出栏位低,生猪供应量下降。”
在姬光欣看来,由于前段时间猪市持续低迷,养殖户、养殖场对未来行情并不看好,很多企业在深度亏损下,出现资金困难、断裂等情况,为求回笼资金,已将生猪提前抛售,集中出栏。另一方面,今年5月开始,生猪价格上涨既快又猛,养殖户压栏惜售的情绪非常严重,如此一来,猪源下降,采购的难度就更加明显。同时,受到美国生猪疫情影响,国外也出现了暴涨的情况,进口猪肉与国内猪肉价格产生倒挂现象,国外猪肉的价格优势失去了,间接拉动了国内的消费需求。
国储控价收效甚微
为了控制生猪价格大跌,养殖户持续亏损的局面,今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启动了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收储6.5万吨冻猪肉,其中东北、京津、河北冻库收储占到18.9%,山东冻库占到20%。
行业分析师表示,生猪价格长期处于深度亏损线,猪贱伤农,养殖户举步维艰。压栏囤猪需要继续投入饲料等成本,不淘汰母猪会无法回笼资金。很多养殖户在生猪尚未达到出栏体重的时候就提前卖掉,有些甚至将用来生产的老母猪也卖了,这导致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
今年4月份,国内生猪存栏量为4.29亿头,比去年11月份小高峰时期下降8.5%。
一旦出现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宰杀母猪的情况,势必将造成年末乃至明年猪肉价格的暴涨。而猪肉价格又与民生物价息息相关,如果大涨大跌,带动CPI出现大幅波动,将不利于社会稳定。”
实际上,作为今年第一次收储工作重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在此轮收储中,收效甚为微弱。统计数据显示,4月8日黑龙江地区生猪价格最低降至每斤5元,而山东地区已经跌破5元。
由于猪粮比价仍明显低于预案设定的6∶1盈亏平衡点,难以有效帮扶养殖户止损,5月8日,商务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又启动了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收储库点涵盖北京、天津、河北等20个地区。
姬光欣告诉记者,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标,挂牌收储冻猪肉8.8万吨,但由于此次收储价格较第一次低500元/吨,加之正逢猪价大幅攀升,成本升高,各食品企业积极性不高,导致二次国储基本流标。
“短期内冻猪肉收储可能会对猪价形成利好,但中长期来看,影响非常有限,最多只能是一种托底的作用,向市场注入信心。因为收储规模占国内总消费量水平极低,一般占比仅为0.1%-0.2%,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生猪、猪肉的供需形势。仅凭一两次收储,没能解决实质问题。即使有,也需要政策的延续性。”
在姬光欣看来,为了提升猪价,收储工作只是国家出面调控的具体措施的一个方面,而幕后其实是操盘龙头企业抬高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