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新浪湖北| 资讯|城市| 鲜城| 旅游| 健康| 汽车| 惠购|达人会| 站内导航

|邮箱|注册

新浪湖北

新浪湖北> 农商频道>农业资讯>正文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能保猪价?

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2014年6月16日【评论0条】字号:T|T

数据来源:湖北省物价局网站数据来源:湖北省物价局网站

  此次猪价跌跌不休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整个产业如何走出目前的尴尬与痛苦?生猪价格再反常,诠释的仍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基本规律。具体到此轮“猪周期”,则是产能过剩、需求疲软。而在这看似非常简单的市场规律面前,政府部门又该如何在让市场起决定作用的基础上,为推动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更有效地有所作为,则是一个不小的课题。

  亏损背后

  盲目扩张致产能过剩

  业内人士不解:按往年的“猪周期”来看,今年本应是猪价走强的一年,为何却持续低迷?局外人也疑惑:每年春节前均是猪肉价格上涨,为何今年春节前,这么反常地“跌跌不休”?就此,养殖户、畜牧专家和政府部门,均异口同声地说出四个字:“供多需少”。

  在黄陂养猪大户、武汉市天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德利看来,产能过剩,首先是社会资本大量涌入,导致猪场大肆盲目扩张。比如,近年来,全国几家饲料和兽药方面的大型企业上市后,大量资本进入养猪业。

  再者,2003年以来,国家对养猪业实行补贴政策,本来是扶持养猪场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养殖,但很多养猪场却将这些补贴用在产能盲目扩张上。

  此外,由于养猪水平提高、疫情控制得好,出栏率提高,单体猪的出肉量也增加,市场上猪肉总体供应量自然也增加。

  另据一业内人士透露,尽管国家每年进口的猪肉不足60万吨,量并不算大,但走私的猪肉和猪蹄、内脏等难以统计,“而这些猪肉附属产品,一直是国内消费需求比较旺的”。

  湖北省畜牧专家、猪猪网首席分析师向远清接受楚天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猪肉价格自今年春节前反常下跌,主要源于供应量偏大,导致产能过剩,而同时消费力反而偏弱。由于产能过剩,以至于今年春节前猪肉消费高峰都没有消化掉。加之,餐饮业不景气,受“三公”禁令等影响,猪肉消费量不足。

  另据国家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称,2013年,全国生猪出栏达到7.15亿头,创历史新高。全国13亿人口,这相当于平均每人要吃掉大半头猪才能全部消化掉。“今年的生猪出栏,预计仍会在7亿头左右。”向远清预测。

  产业调整

  市场给养殖户“洗脑”

  面对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不少养猪户的心理是“卖涨不卖跌”,选择惜售、观望,100公斤重的猪本该出栏了却仍继续养,导致生猪单体重量变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整体的产能过剩。

  另外,中国的养猪户普遍期望值过高,期望卖一头猪能赚四五百元。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房地产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认为养猪来钱快,受急功近利心理驱使,纷纷涌入养猪业。

  向远清认为,那些土生土长、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养殖户,才是带动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他们而言,养猪事业想做大、做长远,更应理性看待这个利润,“每头猪赚100-300元,就算比较正常了”。

  采访中,一些养猪户还普遍反映,在生猪产业链上,还存在一些潜规则。比如,湖北省大型生猪屠宰企业就那么五六家,不排除他们联手“故意压价”。而对于大量养猪散户来说,活猪中间商在收购时,面对低迷行情,有时也会故意压价。“不论我们亏损多少,中间商和屠宰企业都不会亏。就连卖肉的摊贩,现在一头猪也能赚一两百元。”江夏一养殖户透露。

  向远清认为,从长远来看,此轮“史上最长亏损期”对于养猪业来说,并非全是坏事。这是重新洗牌之机。那些科技含量低、基础设施差、资金状况比较差的养猪户将被市场淘汰。试水资本大鳄也变清醒,不再盲目投资扩张。市场将逐步走向理性。

  猪价调控

  猪肉收储仅是“安慰剂”

  许多人打趣称,中国的CPI就是“猪肉价格指数”。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了解到,猪肉价格与相应月份的CPI涨幅基本契合。

  从2013年国庆节后到现在,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仅在今年5月,受端午节消费拉动和市场炒作因素影响短暂上涨,但同比仍为下降。今年5月份,猪肉价格拉低我省CPI(同比上涨2.1%)0.03%。

  而在2011年,猪肉价格暴涨时,肉价拉动我省CPI(同比上涨5.8%)全年上涨0.9%。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猪肉价格的波动,对CPI的影响较明显。因此,当猪肉价格波动较大时,政府部门会对其适当调控一下。

  我国一直以来实施猪肉收储政策,以对市场进行调节。不过,不少业内人士却认为猪肉收储的效果甚微。

  2014年4日15日至5月20日,湖北省畜牧兽医信息网与猪猪网曾向养猪业人士作专项调查。在参与调查的1501人中,认为政府对生猪市场价格调控机制应加强的占26.27%,维持现状占3.39%,应退出的占70.34%。同时,认为国家猪肉收储政策对生猪市场影响巨大的占9.32%,比较大占15.25%,没作用占75.42%。

  认为要建立生猪市场稳定的长效机制的主要途径是,靠政策性补贴的占16.95%,保险业参与的占41.53%,参加订单交易的占41.53%。

  超过七成的业内人士并不赞成猪肉收储等国家调控政策的实施。以今年国家实施的两次猪肉收储6.5万吨和8.8万吨来看,折算成所收购的生猪,是200万头左右。而根据目前的产能,平均每天出栏的生猪就达200万头。

  向远清表示,国家猪肉收储政策是释放信号,属政策引导,是对市场的“心理安慰”,在短期内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作用有限。

  调查中,很多养殖户建议,应该遵循市场规律,逐渐减少政府干预。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更多>>

24小时排行

    新浪湖北_新浪网

    您可以选择: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简介| 新浪湖北简介| 意见反馈 | 营销服务|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网站律师| SINA English| 微博注册|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