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两家挂着永辉名衔的异类“菜市场”在上海的开业,不仅让在一线市场屡屡碰壁的生鲜大佬永辉超市终于挤进上海,其混合所有制身份也成为农产品零售市场中的一大亮点。业内认为,作为首个引入外资私募基金鼎晖投资的生鲜项目,上海上蔬永辉生鲜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蔬永辉”)的规模化经营将让农产品零售业在一线城市掀起一轮生鲜革命。
引入私募基金
在传统零售业面临业绩不佳的当下,上蔬永辉的开业让业界目光回到久违的菜市场业态。在近日第二家上蔬永辉的开业仪式上,上蔬永辉董事长吴梦秋表示将加快开店速度,未来8-10年内,上蔬永辉将在上海开设300家以上的门店,并逐渐在上海社区实现100%全覆盖。
大规模开店计划放出的背后,是由永辉超市和上海上蔬集团共同引入的鼎晖投资、摩根士丹利的私募基金,而支撑其大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则是一线城市农产品市场一直以来的初级状态。这也意味着国企、民企、外国资本正在联手对菜市场业态进行资本化改造。
申银万国证券的报告显示,高菜价并非完全是生产成本提高传导到零售价格,而是过长的流通环节所致。如一级批发市场到二级批发市场,价格上涨幅度为30%-40%,二级批发市场到零售市场的涨幅则会达到200%。从供应链角度分析,正是冗长的流通环节导致终端蔬菜价格过高。同时,由于农产品是最典型的快速消费品,同一批蔬菜隔日价格差异高达50%。以个体私营业主为主的经营主体,风险承受能力低,只能以较高的毛利来弥补当日蔬菜无法完全售出的风险。
改造低端业态
一位接近永辉超市的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尽管商业环境复杂、竞争对手众多,但同其他一线城市一样,上海的农产品市场相对薄弱,多年来仍停留在较为初级的流动菜摊状态,这为专业零售公司的进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在业内人士看来,异常激烈的商业竞争让上海涌现出更多创新机会,但这也是永辉迟迟难以进入这个市场的重要原因。在这个环境下,永辉舍掉超市业态,用最核心的生鲜业务挑战上海最后的商业洼地——菜市场,希望用品牌与资本改造低端业态。不过,看到农产品市场广阔前景的并非只有永辉超市一家企业,连锁超市也纷纷加码生鲜业态。上述人士表示,尽管发展规模有差异,但每个具有生鲜业务的连锁超市背后几乎都有种植基地作为支撑,“原产地”既是招徕顾客的手段,也是生鲜超市价格竞争的主要方式。此外,生鲜超市的崛起也基本抢占了此前社区流动菜摊的生存空间。
据一位接近成都罗森的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生鲜商品这一新业态也在便利店市场中迅速蔓延,尽管配送及保鲜难度较大,但作为新兴品类,其正在逐渐成为便利店的一大盈利商品。
衍生新商业模式
一线城市的农产品市场现状始终是社区商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昨日,河北永清蔬菜直营店总经理刘勇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现有农产品市场的单一化运营,已让更多投资者看到了未来生鲜超市的盈利空间。据刘勇介绍,生鲜超市的盈利点在于规模化经营,永辉超市与鼎晖风投的合作扩大了经营规模,最终目的是有更多的机会与种植上游对话,只有在种植上游达到一定量的需求才有可能控制价位,从而加大中间环节的利润点。
事实上,农产品超市除了直销外,开设网店线上经营或建立App终端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据永辉超市大北京区相关人士透露,今年底,永辉超市的App将能实现下单功能。该人士认为,尽管初期移动端会增加公司损耗,且会面临品类不够丰富等问题,但规模化的经营将能很快弥补这些业务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