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是否该全面标识以确保公众知情权和选择权?17日,农业部负责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官员寇建平在武汉公开表示,国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对所有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他表示,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的趋势,是从我国目前采用的按标识目录定性强制标识,发展到定量强制标识,最终是自愿标识。
作为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与知识产权处处长,寇建平回答相关焦点问题时表示,转基因产业化没有利益集团来控制。(新京报、央广消息)
北大前校长谈转基因争议:已阻碍相关产品造福于民
由中国科学院与美国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16日至17日在武汉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巴西等10国的19名全球生物技术领域著名专家围绕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现状与趋势”“各国发展状况”和“生物安全管理及争议话题”等主题进行研讨。
与会科学家以发表共识文件的方式,宣称“转基因方法对人和动物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建议中国政府抓住机遇,推进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生产应用。
与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会后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就共识文件及有关转基因争议话题做出解答。
对话人物
许智宏植物生理学家。1942年10月14日出生,江苏无锡市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69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校长。长期从事植物组织培养和培养细胞的遗传操作研究。
中国是转基因产品标识最多的国家
京华时报:首先请您分析一下当前全球转基因研究与产业化快速发展的态势?
许智宏:与1996年转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时相比,全球转基因作物总面积已增加了100倍以上,2013年已达1.75亿公顷,超过了中国农田的总面积。全球批准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作物有27种,其中最主要四种是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大部分转基因玉米用做饲料,转基因大豆用于食用油生产,转基因木瓜、甜玉米等被直接食用,还有大量转基因产品用于食品成分或添加剂用于食品生产,比如淀粉、甜味剂等等。
来自美国的专家提到美国超市中有70%的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事实上全球食用过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达几十亿。有几亿人大量食用已经超过十年。美国是世界上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最早的国家,2013年已经种植了7010万公顷的转基因作物。巴西是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13年种植面积已超过4000万公顷,居世界第二,而这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2013年中国种植了420万公顷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棉花,和几千公顷抗病毒的木瓜,现在居世界第六。中国原来是世界第二,现在已经被其他国家赶超了。
印度种植了1100万公顷的转基因抗虫棉。在非洲,目前有南非等三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其中南非种植了290万公顷转基因玉米、棉花和大豆。欧洲地区对转基因作物抵制是造成世界对转基因技术推广产生争议的重要原因。欧盟仅仅准许非常有序的转基因作物品种种植,2012年欧盟种植了13.3万公顷的转基因作物,其中以BT玉米为主。目前欧洲食品安全局和欧盟委员会基于科学评价,倾向于支持转基因作物的应用。欧盟委员会主要结论是:“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并不比传统育种技术危险。”
很多国家也对转基因产品采用自愿标识或者对标识没有要求,全球有69个国家要求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中国采取定性按目录强制标识方法进行管理,中国是转基因产品标识最多的国家。
缺失理性的争议致转基因丧失机会
京华时报:如何认识当前民众对转基因议题的这种争议?
许智宏:参会科学家认为,目前有关转基因的几乎所有争议都不是基于科学评价和理性的思考,这种无谓的争议已经阻碍了黄金大米、BT抗虫水稻、BT茄子等已经成熟的转基因产品的商业生产,造福于民,到会的科学家都对此都深表遗憾。有关转基因争议如此广泛,导致政府的决策往往并不能仅仅基于科学评价,也要综合考虑政治,包括贸易、经济等因素。在转基因产业化的问题上,政府的过于犹豫会带来困惑和混乱,并丧失发展的机会。
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经常被作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用于反对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在会议上,专家们指出,12000年之前发展耕种农业以来,全球人口由100多万已增长到超过72亿,而且还以每天25万人的增长速度增加。低水平的农业生产不可持续,并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在已有耕地上进行高产和可持续的农业是更有希望的。一些转基因作物,比如抗虫的转基因作物可以减少杀虫剂的使用,业已证明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转基因本身不会增加或者减少杂交的几率,因而不会增加对生物多样性的风险。
转基因作物对人和动物无负面影响
京华时报:转基因作物的使用到底对人和动物有没有负面影响?
许智宏:此次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专家和学者经过广泛讨论达成一系列共识。认为转基因作物为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保证粮食安全,并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作出了贡献。转基因作物的应用明显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从而增强了食品的安全性,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产量,因而也减轻耕地使用的压力。同时,由于减少农药的生产和使用,更有助于使用免耕技术等措施,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所有的科学证据都显示用于特定作物改良的转基因方法,对人和动物是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基因修饰的方式不会改变食物的安全性。大规模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18年来,几亿人群和几十亿家畜家禽长期食用转基因作物产品,并未发现转基因食物会导致疾病和其他问题。世界上大量的啤酒、奶酪,以及胰岛素等许多药物都是利用转基因生物生产的,迄今为止没有发生一例可以证实的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动物以及生态环境不安全的案例。对此,世界经合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以及全球主流科学界已有共识,即认为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批准上市的转基因生物和产品是安全的。因此,偏离事实和科学依据的争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并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