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各路电商为日百、鞋服、家电、3C等品类大举囤货之际,生鲜品类却显得相对要低调不少。
不论是京东、1号店这样的平台电商,还是我买网、顺丰优选、本来生活网这样的垂直电商,以及天猫、淘宝上的生鲜卖家,都必须面对同一个问题——物流爆仓怎么办?家电服装,哪怕晚送到几周,也不至于影响使用;螃蟹大虾,如果几天内送不到用户手中,快递员也就不用再送了……
冷链物流成生鲜电商瓶颈
众所周知,生鲜品类对物流的要求很高,要求运输、交接和储存始终在冷链环境下才能保证卫生、新鲜度以及营养度。正因如此,冷链物流很难像常温物流那样,靠临时招聘大量快递员就可立竿见影扩大产能。事实上,即便刨去双十一,冷链物流同样是生鲜电商的瓶颈,甚至是死穴。生鲜电商的早期试水者沱沱工社、甫田网等一直难以壮大,其中原因就包含了冷链物流的掣肘。
即便是在今天,对物流建设决心最大、投入最大的京东,其在冷链物流上的进度也远不及常温物流。“京东生鲜目前更多是平台模式,基本上是以顺丰为主,地方冷链为辅的配送方式。今年阳澄湖大闸蟹是京东自营生鲜的个案,江浙沪地区由京东自营的冷链配送体系进行配送”,京东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据记者了解,京东、我买网、天猫等电商的冷链物流,主要都由顺丰来承担。以中粮旗下的我买网为例,目前生鲜品类可配送60个城市,其中自有物流可覆盖北、上、广、深等9个城市,其余城市则由顺丰配送。当然,顺丰也有自己的生鲜电商——顺丰优选。不过,由于体量还小,尚未被前述电商视为主要竞争者。
今年双十一,天猫已将生鲜放在了与食品类目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之前生鲜只是食品类目的子频道。随着京东、天猫等大型电商纷纷发力生鲜,生鲜品类的成交量急速攀升,这意味着冷链物流的蛋糕也急剧变大。9月25日,顺丰将冷链物流分拆为独立品牌——顺丰冷运,“顺丰冷运向所有电商开放,包括顺丰优选的竞争对手”,顺丰速运副总裁李东起表示,“按照规划,未来3年至5年,冷运将成为顺丰的支柱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年底,元禾控股、招商局、中信资本斥资80亿元获得顺丰约25%股份,顺丰的估值为320亿元。
大型电商谋划自建冷链物流
在互联网公司“闭环”趋势盛行的当下,并非所有电商都愿意把冷链物流完全托付给第三方。“1号店目前还没有自建冷链物流,主要通过第三方来做,但在未来不排除自建冷链物流的可能”,1号店自营生鲜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1号店的冷链物流主要由雅玛多和长发两家承运。
“我买网融资的1亿美元中,其中重要的投入就是继续扩大自建冷链物流的配送范围”,我买网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开信息显示,今年8月份,我买网获得了IDG领投、软银赛富跟投的1亿美元B轮融资,这是IDG在电商领域最大的投资。
尽管冷链物流这个瓶颈短期内难以解决,爆仓的压力持续存在,但生鲜电商们依旧不愿放弃双十一这个大好的营销机会,而最好的变通方式就是稍微“错峰”一些。我买网相关负责人透露:“我们的促销期是从10月31日到11月30日,选择这一时间,一是在营销时间上占领先机,先把消费者流量吸引过来;二是错峰特惠可以缓解物流的压力;三是拉长促销时间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
“尽管冷链物流目前还无法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但相比于去年双十一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今年双十一,生鲜电商将是亮点之一”,顺丰速运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生鲜电商还要过消费习惯门槛
尽管各大平台电商相继发力生鲜品类,生鲜垂直电商也是亮点频出,但整体而言,生鲜电商还难言“爆发”二字。
“目前生鲜电商没有大规模爆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生鲜相对于图书、服装、3C而言,非标品比较多,在商品管理、控制损耗方面就是一个难题。二是冷链物流,冷链物流首先对物流配送设备要求就非常高,需要投入资金大,很多企业不能一蹴而就。另外,生鲜对仓储条件也高,需要不同温区,所以造成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非常高。第三,对于用户来说,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要,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情况下选择哪个平台购买,要逐渐培养用户的购物习惯,建立信任关系和良好的购物体验”。我买网相关负责人称。
1号店相关负责人也持类似观点:“除了确实受制于冷链配送外,另一方面是顾客购物习惯的问题。生鲜品类具有特殊性,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还是更习惯于在线下购买。”
“生鲜电商最大的困难还是在冷链物流和控制损耗上面”,京东相关负责人认为。
“现在有很多冷运,说是冷链,其实就是盖棉被。还有一种现象是最不应该出现的,举个例子,有的货物上了冷藏车,从甲地到乙地可能需要十个小时,但是中间可能有三个小时到五个小时是把冷机给关掉的,为什么,他要省油省成本”。顺丰食品供应链总裁吴国立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