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我叫吕来祥,是山东省昌乐县雨罗山彩色地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有个情况想向您反映。
今年的甘薯行情非常不好,“紫罗兰”紫薯价格已比去年降低了三四成,目前也就1块钱出头。“红香蕉”等鲜食品种,价格5毛左右,淀粉性地瓜的价格更是惨不忍睹,3毛钱左右。再加上今年山东出现旱情,产量也降低了不少,种植户保本都困难。
更雪上加霜的是,这段时间社会上传言说紫薯是转基因食品,很多客商又压低了价格,还降低了订货量。目前,合作社靠着品牌优势,还可以勉强维持,但周边村里很多散户的日子就难过了。我们咨询了山东省农科院的专家,专家说紫薯肯定不是转基因食品,希望你们也能在报纸上澄清一下,保护紫薯产业。
山东雨罗山彩色地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吕来祥
记者调查
种紫薯这一年算白忙活了
12月初,迎着冬日寒风,记者深入一些县乡,围绕“紫薯是转基因食品”谣言对紫薯产业的影响这一话题,采访了种植户、经销商和相关专家等。
“以前光听说有‘毒香蕉’、‘虫橙子’等谣言,让咱农民辛苦了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现在,这‘紫薯转基因’谣言也挺厉害,合作社的200亩紫薯,不仅价格低,而且还卖不动。谣言伤农,这下俺可领教了。”12月2日下午,在昌乐县鄌郚镇泊庄村的雨罗山彩色地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副理事长刘仲利告诉记者。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湖南省桃源县,来自杭州的农民陈旭在这里租赁土地种紫薯已经5年了,今年他种了200亩“徐紫2号”和“徐紫5号”紫薯。“产量还可以,平均亩产3000多斤,但就是卖不动,现在积压了30多万斤了。去年鲜食型紫薯两块一斤批发很好卖,目前不到一块钱,销量也不及去年的一半。”陈旭的话语里满是焦虑。
在位于山东省胶州市的青岛明山岭鲜食地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振峰对记者说,紫薯卖不动,合作社只能想别的办法,一是扩大窖存数量,二是加工成紫薯粉或者紫薯面条,转移鲜食紫薯销售的压力。“这个鲜食品种加工成粉,是有点亏了,因为出粉量相对低,但我们去年做过实验,蒸馒头、包饺子等口感很好,销量也不错,所以今年在这一块儿加大了投入。现在就是担心紫薯转基因这个传言,影响了产品销路。”赵振峰说。
合作社不仅是紫薯的种植者,而且是主要的经销者,现在普遍忧心忡忡,日子难过。那么紫薯加工企业有何反映呢?在济宁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孔宪魁说得实在:“现在对我们公司的影响还相对较小,我们主要使用的是‘济紫薯1号’淀粉型品种,建立了自己的种植基地,跟农户都是签了订单,按照订单价每斤1块回收;加工的粉皮、粉条等成品,都有固定的销售渠道,而且以出口为主,目前销量还算稳定。但农民就不一样了,价格又低又不好卖,这一年算是白忙活了。”
不过,孔宪魁也有很大的担心:“公司新上的紫薯高档糕点加工项目,已经投产了,产品马上就要上市,销售渠道国内、国际市场各占一半,现在紫薯转基因的传言,肯定会对销售有影响。”
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王庆美介绍:“今年,紫薯产业不景气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今年甘薯种植面积,特别是紫薯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不少,供应量充足,而且新增种植地区普遍没有窖藏能力,导致新薯短期集中上市,冲低了价格。二是紫薯转基因的传言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导致紫薯购买量大幅下降。”
济南市一家品牌连锁超市农产品部的采购经理介绍,自9月份以来,紫薯价格降得很快,由5块多降到了两块多,而且销量同比也大幅下滑,初步估算达到了6成。她说:“现在,消费者的心理很微妙,只要传言有这个说法,就都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反正能够替代的产品很多。”
济南一家烤薯店的孙经理直言:“俺前一段时间也上了烤紫薯,但卖不大动,时间长了都砸手里了,最近就把紫薯下架了,目前没有烤紫薯产品。”
王庆美说,紫薯不仅不是转基因食品,而且是公认的全球最健康食品之一,花青素、绿原酸等营养元素含量高,是最好的减肥食品、抗癌食品。“从育种上说,都是采用常规杂交手段育成,而且品种审定前都通过了非转基因检测。直观来说,普通地瓜的病虫草害等,紫薯身上都有,而且产量较低,怎么可能是转基因食品呢?”王庆美一脸苦笑。
谈到此次紫薯转基因传言对紫薯产业的影响,王庆美倍感痛心:“最近五年,是我国紫薯产业的大发展时期,其营养价值高和加工方向多等特点,也逐渐被从业者和社会认可。但今年这个传言对产业的伤害太大了,我们既关心传言对这一产业的从业者,特别是农民造成的影响,同时更要反思,为什么这样的传言,或者说就是谣言,会广泛传播?为什么有的媒体不经专业验证,就肆意引用,放大传播影响?”
同时,众多的紫薯产业从业者们呼吁加大对紫薯保健作用和营养价值的宣传,引导消费者用实际行动支持紫薯产业,减轻此次谣言伤农事件给农民造成的损失。
记者手记
做强产业才是王道
连日来,围绕“紫薯是转基因食品”这一传言对紫薯产业的影响,记者通过实地采访、电话咨询、QQ交流等多种形式,与紫薯产业从业者沟通交流。大致可以判断,目前紫薯市场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二:前几年紫薯价格持续走高,今年面积急剧扩大;“紫薯是转基因食品”的传言影响了消费者心理,购买力下降。
低谷中需要坚定信心,紫薯产业虽是新兴产业,但更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产业,暂时的阻碍不可怕,长远来看,谣言终会消散,挫折让其成长,做强产业才是王道。
当然,当务之急还是紫薯产业从业者们联合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加大紫薯营养价值的宣传,冲散消费者投上因传言集聚的疑云。而且,紫薯新品种越来越多,消费者短期不好接受,更需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形成紫薯优势产地的区域化布局,培育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主体,在种植环节实现稳定供应优质产品。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的土壤、水分等条件,并不适合种植紫薯,农民又不了解不同紫薯品种的差异,但却盲目上马,不仅冲击了市场,而且生产的质量相对较差的产品,损害了产业形象。
紫薯加工方向多元更是一个优势,色素、紫薯泥、紫薯全粉、紫薯烘烤烘干制品、紫薯粉系列制品、速冻紫薯块、紫薯糕点、紫薯饮料等,可以大大拉长产业链,加强产业自身的抗市场冲击能力。因此应尽快培育紫薯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加速发展。
专家连线
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张立明、育种专家王庆美:紫薯都是常规手段育成的
12月1日,在山东省农科院,针对“紫薯是转基因食品的传言”,该院副院长、国家甘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张立明用具体的育种实例做了说明,“目前,我院已育成的紫甘薯品种主要有济薯18和济紫薯1号,都是通过常规杂交手段育成。济薯18母本为徐薯18,父本为38个常规品种,经集团放任授粉的实生种子后代选育而成;济紫薯1号的母本为日本品种绫紫,父本为济薯18等15个品种经集团放任授粉的实生种子后代选育而成。而且,每个审定品种在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区域试验前,都按照参试规定在有资质的单位预先进行了非转基因检测。”
该院研究员,甘薯育种专家王庆美告诉记者,育种者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品种产量和品质,这些通过常规杂交手段就能实现,目前我们育成的主要紫薯品种采用配套栽培技术亩产可达2500公斤以上。
目前,国内紫薯品种主要分为鲜食型和加工型两种。加工型紫薯生产、加工、销售已经呈现产业化模式,成为北方薯区甘薯产业的亮点。2014年度,紫薯全粉、薯泥、速冻紫薯块等加工企业增加迅速。“原料型紫薯的种植90%为订单农业,地头价1400到1800元/吨,基本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开发模式,起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重作用。但是眼下,‘紫薯是转基因食品’的传言对产业发展形成了恶劣影响,谣言伤农事件再次发生,让人痛心。”王庆美说。
张立明介绍,目前我国紫薯常规育种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专用紫甘薯品种必须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广泛引进优异种质资源、筛选骨干亲本进行定向和小集团杂交,创造优异中间桥梁材料,多轮杂交、回交积累优异基因,最终才能培育出符合目标需求的紫薯品种。
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紫甘薯产业大有可为
针对紫薯产业发展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甘薯所所长马代夫。
记者:我国甘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如何?
马代夫: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种植和生产国,近几年来,甘薯消费结构继续向饲用比例减少,鲜食、加工用比例逐渐增加的趋势发展。总体上看,全国甘薯种植面积仍以淀粉型为主,鲜食用型品种和紫薯品种种植面积明显扩大。甘薯主产区域内,受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的拉动,规模化专业化育苗、大面积组织生产等已成主流,订单式种植同时受到种植农户和企业的欢迎,集约化种植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70%左右。
我国甘薯产业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育成的甘薯品种虽然在产量水平上具有较大优势,但专用性不强;在栽培技术方面,甘薯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程度、规模化育苗水平和大田生产的标准化程度都较低;甘薯病虫害防治中过多地依靠化学农药,生产成本较高。
记者:作为甘薯的一个品类,紫甘薯近年来发展如何?
马代夫:紫甘薯除含有普通甘薯中大量淀粉、可溶性糖、多种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花青素和硒元素,具有通便、防癌、抗衰老、降血压、防动脉硬化的保健功能。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近年来我国紫甘薯种植、加工发展较快,据我们调查统计,大约占种植总面积的10%。紫甘薯在食用和加工上更具有优势,鲜薯和加工产品价格一般可相当于普通甘薯及其加工产品的3到5倍。
记者:今后,我国甘薯产业发展的方向如何?
马代夫:今后,我国甘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种植规模与面积适度扩展,提高单产和种植效益,增加总产和产值,满足市场和加工业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实现甘薯种植全程机械化,提高鲜食优质食用甘薯的种植比例,适度发展食用型和加工型紫薯种植面积,扩大淀粉型甘薯的集约化、标准化种植水平,开发新型甘薯加工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建立较为完善的流通渠道,探索开发利用沿海滩涂等边际土地发展生物能源产业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