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盎然的生态农业图景
燕叽镇池湖农业生态园里,一个个不锈钢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数万株一人多高的以色列番茄藤蔓上结满了绿油油的小果。看着丰收在望,在场劳作的村民笑意盈盈。
池湖村人均只有0.27亩地,一直以来,种植效益低下。去年10月,市委下派驻村干部与村民商定,成立公司发展生态农业。“浇地用井水,施有机肥,用红糖和醋来诱杀害虫,这样种出来的番茄,既生态又有机。”陈俊亨是生态园高薪聘请的四川果蔬高级农技师,对番茄的种植、管理全程把关,确保绿色、安全。“就连空气也严格控制。”池湖村第一书记吕守山介绍,生态园南侧有一家燃煤的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原本3月底就该投产了,市委督促有关部门做好企业煤改气,不污染空气。
生态的先进理念、有机的种植模式、可观的经济收益,附近农民纷纷带着土地入股,在享受每亩1500元保底分红的同时,还摇身一变成为园艺工人。目前,生态园扩展到110亩。
这是鄂州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像池湖生态园这样的示范基地全市有54个。“受土地面积制约,鄂州农业生产在总量上没有突出优势,但有着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市农委主任杨定胜坦言。
去年5月,鄂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决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战略一出,“一区两带一园”路径明晰。《鄂州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明确,打造梁子湖生态农业示范区,百里长港线、樊寺线生态农业示范带和华容省级农产品加工园。
该市将生态农业战略上升至“一把手”工程,市委书记李兵率先在池湖村办示范点,“四大家”领导、涉农部门每个县级领导办一个点,全市今年再建100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并纳入工作目标考核。
标准化引领绿色有机生产
蒲团乡小港村源丰家庭农场育秧工厂,一盘盘秧苗绿油油,还没下田,早已悉数订空。“不育秧时,就搞有机蔬菜种植,去年藜蒿俏销,最高一斤卖到21元。”农场主潘卫兵有些得意。“不是随便什么都拿来种养,要遵循生态循环,比如养猪产生的猪粪、猪尿,进入沼气池发酵后,能为鱼池养鱼、种莲提供肥料;种蔬菜、水果时,沼液沼渣又成了不可多得的农药……环环相扣,能减少污染、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源丰家庭农场将5口沼气池、10栋猪舍、360亩蔬菜、200亩稻田、270亩水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系统。
由于甘薯叶、菜薹、猪获得了有机转化产品认证证书,加上口感好,销路特别好。“农场每年能赚200万元。”潘卫兵说。“变化学农业为生态农业,首先要改变农民的观念。”杨定胜说,“这就需要标准引领。”
无标制标、有标贯标,该市制定《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涵盖42个主要农产品,严格控制生态农产品投入品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标准、产品检验检疫标准,并印制成册发至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推行标准化生产。“有了硬杠杠,怎样种有机稻、兴绿色菜,不犯迷糊了,一目了然。”潘卫兵说。
与此同时,鼓励“三品一标”创建,凡被评为绿色食品的市里奖励1万元,获得有机农产品标志的奖励5万元,被授予无公害产品的奖励5000元,全市“三品一标”产品达到13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