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69岁婆婆“拍客”的故事。
她的作品是59张照片,记录着59张笑脸,主人公或腼腆或开朗。这些作品没有什么拍摄技巧可言,有些甚至还比较模糊,但当它们展示在记者面前,分明给人一种真实的震撼感。
这位“拍客”,是家住武汉洪山区雄楚大道关西小区的屠婆婆,因为她每次乘坐公交车、地铁时,总有人主动让座。半年前,她突发奇想,每当有人让座,她就会在征得对方同意后,用手机为对方留个影。半年来,她一共拍下了59张照片。
“59张笑脸,59次让座经历,59次美好的回忆。”昨日,在屠婆婆家中,记者聆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心中暖意洋洋。
缘起
太婆赶时髦用上智能手机
69岁的屠婆婆,和73岁的老伴谭爹爹,住在洪山区雄楚大道关西小区。
如今,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老两口住在6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安度晚年。今年5月份,屠婆婆手中的“老人机”服役多年,正式宣布下岗。“要不咱也弄个智能手机吧!”屠婆婆跟大儿子表达了愿望。大儿子果断从网上给她买了一款。
有了智能手机,屠婆婆的生活不再单调:跟儿子微信聊天、给孙子拍照……即便儿孙不在身边,生活也多了许多乐趣。
老年人的生活,相对比较简单。每日,屠婆婆都会乘坐公交车、地铁,出门办事、买菜、跟同学聚会。
“你看我这一头白发,每次一上车就有人给我让座呢!”屠婆婆笑道。可是,每当看到让座人站在身边,有时一站就是半个多小时,她心中不免别扭。于是,她决定用手机,将这些好心的让座人拍下来,留作纪念。
行动
拍照前都先征得对方同意
今年5月14日上午,屠婆婆和往常一样登上了公交,准备出门购物。刚上车几步,坐在前排的一个大约20出头的姑娘,主动让出了座位。屠婆婆看她拿着不少东西,还在忙着操作手机,便提出了拍照留念的想法。对方几次推辞,最终还是答应了。
从此,半年多来她一共拍下了59张让座人的照片。
“和第一次拍照一样,后面58次拍照经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当我掏出手机,提出拍照请求时,让座的人最先都会笑着表示婉拒。”屠婆婆说。屠婆婆也理解,自己的请求可能让人有些不理解,于是每次都会耐心地和对方解释,拍照只是希望留个纪念,因为感谢大家的善举,想这份感动保存下来。
最终,大多数人都欣然同意了屠婆婆的请求,配合着对着她的手机镜头给了一个微笑,还有开朗的小姑娘提出了和她一起自拍合影。
其实,半年来给屠婆婆让座的远不止59人,即便屠婆婆耐心解释,还是有一些让座人婉拒了拍照。“对方不愿意,说让座只是应该做的小事,不愿留名。”屠婆婆说。
在屠婆婆家的电脑里,桌面上有一个文件夹名叫“让座人”。记者点开一看,59张笑脸都保存于此,其中大多是年轻人的面孔。她说,自己拍照水平不好,也不会PS技术,很可惜有些照片拍模糊了,但她时不时会点开看看,回想一个个好心人的身影。
感动
记录下太婆给残疾人让座
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张张笑脸,屠婆婆对每一个笑脸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你看看他们,大多都是20岁出头的‘上班族’,每天上下班也很累,让座时却从不迟疑。”
“你看你看,他们俩是一对情侣呢!”屠婆婆用鼠标点开文件名为“IMG_20140908”照片。图中,左边是一位穿着紫色短袖的少女,右边是一位穿着黑色衬衣的年轻男子。她说,照片是在今年9月8日拍摄的,当时应该是在傍晚,她和老伴上了公交车准备回家。走到车厢中部位置,这对年轻人一同起身,让出了座位。
59张照片中,有一张十分特别,因为屠婆婆这回是见证者,而非当事人。她介绍,当时在公交车上,一名残疾人上了车,前面一名70多岁的太婆连忙起身,给残疾人让了座。“老年人还能让座,这很不容易呢!”
“你做了好事!我给你拍个照吧。”屠婆婆掏出手机,对方连连摆手。屠婆婆解释了半天,对方才同意。记录这一瞬间的照片,编号为“IMG_20140609”。图中,这位穿着红格子衬衣的太婆,抿着嘴笑得有些不好意思。
屠婆婆说,开始拍照时,她也没有发现,其实拍照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拉近人和人的距离。每次拍完照,她和让座的陌生人距离仿佛近了很多,总可以聊上几句,拉拉家常。这让她更坚定了当初的想法。
感慨
无意间见证着文明的进步
“现在报纸上总在宣传建设文明城市,我突然想到,自己拍下的照片不就是最好的文明案例嘛!”屠婆婆这样介绍自己联系本报的原因。
屠婆婆说:“找记者来,就是想和更多人分享这份感动,希望年轻人做了好事可以得到鼓励,希望助人为乐的正能量可以传递下去。”
屠婆婆说,10年前的公交车上,每天都在播放医疗广告。如今,公交车上播放的都是“请给老弱病残孕让个座”的提示语,而让座的善举已经蔚然成风,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屠婆婆的小儿子谭先生,远在南方工作。谭先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得知母亲的举动,最初是觉得惊讶,后来觉得应该支持。“这些人做好事,应被鼓励、被表扬。”谭先生说。
听了屠婆婆的故事后,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的罗教讲教授乐呵呵地笑了。罗教讲说:“可以说,这个事虽然不大,但折射了很多东西。体现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文明水平的进步。屠婆婆的这种做法,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种表达感谢的质朴做法。现在社会上不乏善意之光,但有时候我们缺乏对善意的发现、尊重和宣传。对好心人的铭记,就是做到这些的第一步。另一方面,这位老人也是个有心人,她的举动拉近了人和人间的距离,让小小的善举变得更加温暖人心。”
罗教讲说,让我们为这些不知名的陌生人点赞,让正能量传播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