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综合体地下空间开发的建筑规模相当于3个洪山广场地铁站,竣工可完善城市功能
□本报记者 彭为
光谷广场环岛昨日已完成打围,环岛内的白帆也拆除了,本月内将开工进行综合改造。
改造完工后,光谷广场地下空间扩容,出入口增多,客流不会像现在一样,近8成都集中在地铁2号线C出口。但地铁9号线、11号线离开通还有数年时间,光谷广场改造是否真能让光谷市民告别这一老牌堵点?长江商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本月正式动工开挖堵几年免不了
光谷广场改造,早在2008年修建武汉地铁2号线时就提出了方案,2009年,东湖高新管委会就光谷广场交通综合改造方案在全世界征集点子。此后,方案经几度修改和论证,直到本月初,作为业主单位的武汉地铁集团,才公布正式方案。
武汉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改造完工后,光谷广场上将诞生一座容纳两条市政隧道、3条地铁线路及公共空间的地下综合开发体。其地下空间开发的建筑规模相当于3个洪山广场地铁站,在结构复杂程度上也属国内罕见。该项目建成后,汽车、地铁、行人在地下地上各行其道,光谷广场上的车流及行人拥堵困局或将得到彻底解决。
光谷广场综合体项目的功能定位以实现最优的交通功能为主,取消了原方案中大规模地下商场及停车场的设置,避免加剧光谷广场节点拥堵,同时综合体主体轮廓控制在直径200米圆形范围,为地面交通留出空间。
项目设计方铁四院城市轨道与地下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李文胜介绍,最初的设计方案为280米直径、地下四层的结构。但是,如此大转盘,意味着整个光谷环岛和机动车道几乎都要被占用,施工期间光谷地区的车辆将无路可走。
“以交通为主,以控制规模为主。”李文胜说,设计团队几易其稿,更改设计方案。首先将施工环岛的直径从原方案的280米压缩到200米,不再建地下商场;同时,原规划的约5000个地下停车位也取消。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施工开挖空间。
不仅如此,按照最新设计方案,原来规划的光谷广场综合体地下四层结构,更改为地下三层结构加一个夹层,相当于三层半,这样就节省了半层的垂直开挖空间。
调整后,地下一层为地铁站厅及地下公共空间;地铁9号线站台、鲁磨路公路隧道位于地下一层上方夹层;地下二层为地铁2号线南延线区间及珞喻路公路隧道;地下三层为地铁11号线站台。
最新消息称,本月内,光谷广场将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这意味着施工期间,堵几年免不了。
客流拥堵肯定缓解 或吸引更多车流
未来光谷广场将成为地铁三条线的换乘站,包括2号线及其南延线、11号线和9号线。地铁线路的增多必将带来更大客流,光谷广场会不会更堵?
对此,上述武汉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说,客流拥堵的问题肯定会缓解,但车流情况就难说了。光谷广场地下空间扩容,出入口增多,客流不会像现在一样,近8成都集中在地铁2号线C出口。地铁2号线南延线完工后,华科、佳园路、大光谷地区的客流不再集中到光谷广场站,而是分散到南延线各个站点。地铁9号线和11号线建成后,客流分散,不会出现大光谷只有一个地铁站的造堵局面。不过,交通有一个规律,路好走了,会吸引更多的人,加上机动车不断增长,将来光谷广场可能会吸引更多车流,到时候是否拥堵还需时间检验。
还有交通专家建议,规划时是否可考虑在周边设置一些分流的地点,让客流不要集中到光谷广场。
对于具体方案,李文胜介绍,光谷广场改造后,地下一层占地3万多平方米,净高8.7米。其中,90米直径的核心圆布置地铁付费区,付费区外是45米宽的环形公共通道,占地1万多平方米,设计每小时人流通行量24万人次。环形通道将直通光谷步行街、鲁巷等周边商圈,乘客不出地面就能到商场逛街。
车站出入口则将沿广场分布在6条交汇道路的各个方向,就如洪山广场地铁站一样。不过,由于11号线和9号线都处于尚未建设阶段,此次改造是预留出入口,还是直接做完所有出入口,目前铁四院和武汉地铁集团都没有明确表态,因为“施工期间可能存在变数”。
◎声音
当初规划标准很高
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
武汉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光谷广场成为武汉著名堵点事出有因。光谷从武汉的农村晋升为国家级示范区,光谷的变化有目共睹。1988年,东湖高新开发区创立之初,还只是武汉东南角一个仅24平方公里的‘小不点’。此后,东湖开发区多次扩张。2009年,东湖高新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继北京中关村后我国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多了、人多了,车也多了。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机动车爆发式增长。以上种种因素加起来,光谷广场作为东湖高新区与主城区连接的核心位置,才逐渐酿成拥堵的局面。”这位交通院专家还表示,光谷广场综合改造并不是当初规划问题,因为珞喻路、民族大道已是双向6车道,是很高的标准了,而且如今改造也不仅仅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更重要的是考虑到提升片区承载能力,完善城市功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