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5日 长江商报报道)
安全之争
内陆核电安全引分歧
尽管内陆核电是否会被重启还不得而知,但种种迹象表明,伴随着沿海核电的重启,内陆核电的重启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对于民众来说,同意与否,唯一的分歧在于“安全”。一份公开的社会调查显示,63.5%的民众认为,“内陆核电安全就像中彩票,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完全可以大力发展水电、风能等安全性能源。”而25.4%的民众则认为,“欧美很多国家都依赖内陆核电站,也没什么问题,中国的核电技术水平也在提升当中,这是利民的好事。”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60%的核电站是在内陆,这一比例在核电高度发达的法国还要更高。而在福岛核事故之后美国批准新建的两个核电站也是内陆核电站。实际上,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来看,内陆核电站和沿海核电站没有本质区别。
“如果内陆地区不发展核电,能源替代方案从哪去找?”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内陆发展水电有枯水期的问题,发展火电有运输瓶颈、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且因为过分依赖煤炭导致的环境、气候问题也广受批评,“几乎没有一个可以选择的方案,发展核能或许是内陆解决能源问题的一条主要路径。”
“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是一个取舍的问题。如果有一个很好的能源替代方案,有多方面的益处,那就不用发展核电了,可以停止建设内陆核电项目。”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是一个刚性增长,不解决肯定不行。”
技术之争
核电三巨头各自推广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11月4日,中核官网发布《国家能源局给予批复:“华龙一号”落地福清5、6号》,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混战的终结。这一技术的落地有利于促进国内各自为政的核电技术逐渐走向统一。近年来,不仅是民众的议论声让我国核电建设进程一再受阻,国内核电巨头间关于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争斗也从未停止过,直至该《批复》的落地才告一段落。
福岛核事故之后,中国政府宣布,今后新建核电项目只采用安全标准更高的三代核电技术,此前中国已经从西屋公司引进AP1000三代核电技术,但这项技术现在看来仍然需要锤炼。
此外,国内三大核电巨头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核技”) 都各自推销自己拥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分别为中核的ACP1000、中广核的ACPR1000+和国核技的CAP1400,“这不仅带来技术标准的不一致,也导致三家在项目竞标时往往互相拆台。”一位能源行业的研究员告诉记者。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13年4月25日,由国家能源局牵头专门召开协调会,商议将中核和中广核的三代核电技术进行合并,以促进我国三代自主核电技术的标准化生产。据悉,“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就是中核ACP1000和中广核ACPR1000+两种技术的融合,被称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路线”。
而三代核电技术之争的代表性事件发生于今年两会,包括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金阳在内的10位全国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建议,把“华龙一号”作为国家当前及未来10年核电“走出去”的战略重点品牌,国家应尽快批准在国内开工建设“华龙一号”,增强国外客户的信心,加速“走出去”步伐。同时,在三代引进技术的关键设备制造和设计固化完成之前,在国内批量建设“华龙一号”。
而全国政协委员、国核技董事长王炳华却建议,把重大科技专项CAP1400作为核电“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品牌。“根据国产A P1000以及C A P1400示范工程的各项准备情况,应坚持统一采用国产A P1000标准设计,核准并开工建设一批A P1000后续项目,同时,核准并开工建设CA P1400示范工程。”
“老大”之争
三巨头已形成差异化竞争
中国核电业发展30多年来,技术线路纷争不断,虽然“华龙一号”技术方案的落地对此做了个了断,但企业层面的纷争仍在继续。
但随着国核技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联合重组,这两大巨头的强强联合与中核、中广核被认为将形成中国核电建设的“三家争霸”局面。
在国家发改委12月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刘宝华在发布会间隙对媒体表示,关于国核技与中电投集团合并的事宜,正在研究。
聚了解,中核的前身是二机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其优势在于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且企业里保持着不少军工和国防的基因。
中广核则继承着原大亚湾核电站的衣钵。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投产之际,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核电为主业的、由国资委监管的央企。由于大亚湾核电站采取的是法国技术,中广核最初的骨干也多受法国技术影响。
国核技主要从事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研发、转让、应用和推广,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主品牌核电技术。公司从出生之日起就仅被定位为一家技术公司,缺失了核电运营牌照。而中电投集团是五大电力集团当中唯一具有控股核电站开发建设资质的集团,中国具有该资质的企业只有三家,其余两家便是上述中核集团与中广核集团。
国核技与中电投的合并重组,才使国核技有可能借助中电投的核电运营资质而转型成为综合性能源实业公司。
在2012年以前,中核一直是中国核电产业中的“老大”,转折性变化事件发生在该年9月,彼时国务院同意中广核股权关系调整为国资委持股82%、广东省持股10%、中国核工业集团持股8%。2013年4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一举从地域性的企业跃居为核电业大佬。
不仅如此,2012年,随着新疆萨瓦甫奇铀矿探矿权花落中广核,国内铀矿资源由中核独有的格局被打破。今年3月5日,随着“开工一批核电”的声音出现,中核、中广核在第二天同时传出上市消息,可以看作是国内核电争霸的缩影。其实,中核早在2010年便开始筹备上市,而中广核早在2009年便传出试图借壳上市的消息,但是时至今日两者的上市之路都并不顺利。
此外,记者了解到,如今中广核在手核电项目多在沿海,包括大亚湾、岭澳、阳江、红沿河和广西防城港等,而中核筹建的却多在内陆,除了海南和秦山等少数几个沿海核电站,湖南桃花江、江西瑞金等项目都在内陆。
而中核董事长孙勤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核电在国际市场上面对的都是世界级的竞争对手,要想从中取得优势,就需要联合起来。但相比于南北车,三大核电巨头则是师出名门、各有来头,且各具优势,联手似乎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