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门清代红衣大炮四门清代红衣大炮

 近日,京山县警方根据群众提供的信息,发现四门清代红衣大炮,据文物部门鉴定为真品作战用大炮,距今已有149年历史。

  18日下午,京山县孙桥镇花苑台村村民朱海波与朋友一起爬山,进入当地深山中的香山观一带游玩时,发现一株形状很好的树根,他们准备将树根弄下山作为根雕。其间,他们在泥土中发现有铁皮,以为是4枚炮弹,于是报警。

  当地民警来到现场后,发现是4门铁炮,均露出地表,每门有一米多长,直径15cm左右,重达100多斤(如图)。炮体完整,表面覆盖着泥土。经过清水冲洗后,“同治六年”、“香山”等刻在炮体上的字样仍然清晰可见。

  昨日,经京山县文物部门初步鉴定,这四门大炮均为当时作战用的红衣大炮,确实是清朝同治年间的文物,距今已有149年的历史。

  目前,警方已经将4门大炮移交文物部门保管,相关研究鉴定工作还在进行中。

  》》》链接

  红衣大炮,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也称为红夷大炮。红衣大炮在设计上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红衣大炮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了明朝军中重型火器的中坚力量,将原来的重型大口径火铳淘汰。此后清朝也进行了大量的仿制,盛极一时,红衣大炮的式样已经成为军队火炮的制式。